自1950年以來,BEFA FORUM原定為每五年一輪,之后改為每四年舉行一次,一直是歐洲的殯葬展覽會,也是世界上大的國際殯葬展覽之一。
近70年來,德國殯儀展一直在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舉行,三天內匯集超過10000名觀眾。BEFA FORUM吸引了來自德國,歐洲其他國家,及其他大洲的約300家企業的代表產品和服務展出,涵蓋了殯葬殯儀服務和公墓相關的所有領域,每年參展的展出面積達25,000平方米。
來自德國本土和五大洲的國際參展商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行業信息和互動。德國殯儀展將重點關注殯葬行業的未來,討論當前市場的主題和發展,以及行業內各種互動交流的可能性。同期的講習班等活動為殯葬業的創新性和新行業流程提供了既專業又有趣的見解。
展會回顧
2018年5月10日-12日,三天的展會共吸引了240多家參展商,參觀人數會超過1.2萬人,與會的買家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環境保護是歐洲人非常看重的,因此展會展出了很多根據新理念設計的棺材,以及純天然材料制作的壽衣。此外,廉價的送葬車隊以及更加清潔的火葬流程也是該展會的亮點。
市場分析
德國的殯葬行業
德國每年約有90萬人死亡,是歐洲大的墓葬個體市場。近幾年,德國殯葬業收入逐年增長,利潤相當可觀。
德國的殯葬行業有如下特點:
德國的墓地設計布局格外講究,很多墓碑經過精雕細琢,像一件藝術品,種有各種花卉植物。
歐洲城市的墓地大都分布在市內。在擁有140萬人口的慕尼黑,有29塊墓地。根據德國法律,私人可以擁有田野、牧場、宅基地,但是不能占有墓地。墓地的產權歸屬于各地政府或者教會。
至于德國的殯葬方式,主要有土葬和火葬,而百姓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則主要受宗教習俗、社會環境以及思想觀念的影響。比如,在德國北部,特別是前東德地區,火葬方式占90%,而在以天主教為主的南部鄉村,土葬又是人們的好選擇。然而自1963年天主教會取消了對火葬的禁令后,火葬方式也開始在南德地區增多。此外,經濟因素也是人們選擇不同喪葬方式的重要原因。比較而言,火葬的成本要比土葬的低。因此,慕尼黑地區的火葬方式如今已超過60%。
目前,德國也有一些其他的殯葬方式,如:“生態葬”(樹葬-把骨灰埋葬在樹下,生命可以通過一棵樹延續)、“空撒”(用飛機或熱氣球將骨灰撒向空中)和“水葬”等。不過,按照德國的法律,“水葬”和“空撒”都不能在德國境內實施,于是殯葬公司就會將逝者的骨灰送到境外安葬,如將骨灰壇沉入北海、地中海、大西洋或者博登湖瑞士一側的水域(瑞士允許水葬和空撒)。此外,近年也有德國人選擇“鉆石葬”,即通過特殊工藝,骨灰被制成漂亮的鉆石,擺在家里,或佩戴在身上,作為永久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