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首屆海峽兩岸鐘表博覽會(廈門鐘表展)在廈門開幕。來自兩岸的鐘表界精英共聚廈門,攜手敲響鐘表之聲。
本次展會設“一主三分”的展館形式,由“會展中心主場館”、“中華城名表城”、“華蘭仕國際鐘表商城”、“廈門珠寶城”四部分展館組成,展位面積達3萬9千平方米以上。參展的名表包括百達翡麗、瑯格、歐米茄等世界好奢侈名表品牌;參展的名鐘包括肯寧家、米勒、肯米迪、赫姆勒等世界好奢侈名鐘。
廈門市鐘表行業協會介紹,此次活動旨在弘揚蘇頌文化,推動兩岸鐘表業發展。北宋宰相蘇頌是廈門同安人,他發明了世界上座具有擒縱系統的水運儀象臺,被世界鐘表界公認為“鐘表鼻祖”。為此,廈門市同安區政府在主會場現場展示水運儀象臺、古代計時儀器作品,向市民展示鐘表工業的演變過程。
臺北鐘表商業同業工會理事長曾仲達表示,希望通過兩岸鐘表界的交流,繼續傳承鐘表文化。
“蘇頌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他代表的鐘表文化提升了中國鐘表在世界科技文明領域的知名度。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兩岸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繼續傳承鐘表文化。”曾仲達說。
“臺灣制造的手表機芯是世界上好的,我們希望跟大陸廠商進行強強合作,用他們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我們的產品品質,共同開拓市場。”來自臺灣彰化的參展商周子富說。
本次博覽會由中國鐘表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廈門市商務局、廈門市民政局、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指導,廈門市鐘表協會和臺灣區鐘表工業同業公會主辦。活動將持續到5月12日。